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健康 > 老人保健 > 正文

“常回家看看”入法能解老人之窘吗?

“常回家看看”入法能解老人之窘吗?

新版“老年法”草案出炉,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其中特别引起关注的一点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将入法,以后若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以前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新老年法”四个字成为昨日微博上升最快的关键词,以立法手段来规范道德问题的做法引起了博友的激烈讨论。

老人寂寞用法律能解决吗

“‘常回家看看’如果获得通过,成为法律条文,以后子女不常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法院也会立案审理。”南京市秦淮区法院孙侠副庭长告诉,她一直在关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她说,老年人赡养案件,一般都是老人因儿女不给赡养费而对簿公堂,法官在判决或者调解后,通常会叮嘱一句“除了要赡养老人,更要常回家看看啊,老人更需要精神慰藉。”

但这句叮嘱,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力。该法院上世纪90年代初在省内率先设立老年人权益保障庭,至今无一位老人因子女不尽精神慰藉义务而诉诸法庭。去年,该庭共受理各类纠纷130多起,其中涉及老年人赡养的案件占10%。

“从道德上升到法律的层面,立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需要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认为,“常回家看看”入法,操作上的难度比较大。子女如果做不到,怎么追究?如果子女疏于探望问候,导致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无人问津,可能还容易追究。但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追究。

孙侠非常乐见“常回家看看”入法,但“回家看看”什么频率?什么方式?如何约束?毕竟涉及活生生的人,而对“意愿”及其行为的约束是最难的。她预计,即便是入法了,执行起来,大多只会以调解形式解决。

省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方明说,道德约束靠舆论谴责和自律,但法律约束力在于有强制性。她把“常回家看看”入法,比成离婚案件中的“探视权”规定。她说,新《婚姻法》虽然有明确规定,如对方拒不执行,法院可以强制执行。但从实际执行效果来看,探视权执行十有八九不能到位。“这样的规定入法,是一种‘无害条款’,但执行起来,可能难度很大。这样的无害条款太多的话,会影响国家立法资源。”

法律“抢戏”会否反而冲淡亲情

70多岁的南京盲老人王映梅,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她难过时就会在床上喊儿子“我头昏啊,儿子也不来。”“我儿子不来哦,不带我去看病哦。”了解到,其实老人40多岁的小儿子隔半个月就会来一次,但是老人觉得这还不够。

“‘子女常回来看看’写入法律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有老人一旦不顺心就因此把子女告上法庭,会不会把亲情搞淡了?”陆先玲说,“老小老小”,老人往往很孩子气,因为生活面狭窄,会一时想不开、意气用事,如果闹上法庭,一旦矛盾激化,双方感情就更淡了,脸皮撕破了,想恢复就不容易了。

据一家网站调查,48%的网民认为,父母可以起诉子女,要求他们“常回家看看”。同时41%的人认为,感情不能勉强,被强迫的关怀不会带来温暖。

“现代中国人比较喜欢的方式是两代人就近居住,彼此互相帮助。”省老龄委副牛飚认为,“常回家看看”唱唱可以,但写入法律可能就会缺少人情味了。眼下,有很多父母和年轻人住在一个社区,一栋楼、甚至门对门,这样既互相帮助,维护了尊老爱幼的伦理,又适应了两代人各自的需求,保持着和谐的代际关系。我省3年内要新增6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些老人的“家”,不是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有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社会环境。

网友看法

tanchishu为什么?本来子女就应该要承担的责任,还要立法,感觉中国的子女们都好失职呀。悲哀。

shankka有几个老人真会告自己不回家的子女?

娇娇说我是艺术家子女要常回家看看纳入了老年法。但是不要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把家掏空。

晶晶晚安现在老年法里规定了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给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敲个警钟……挺好的。

jiaopfei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情。

相关内容
老人 老年人 更多>>
为您推荐
益优网首页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桂ICP备2020006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