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说源自于我国秦汉时期的中医学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一书,原文是这样的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意思是,阴阳是自然界根本,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如果顺应四季阴阳变化,就会健康长寿,反之就会导致疾病和死亡。违反自然界阴阳规律叫做“逆”,即为抗拒天地之道意思。所以圣人一那些得天地之道而善于养生的人-在疾病还没有产生时候就运用养生之法调整自身,“治未病”以祛病延年,而不会等到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治疗。
显然,这段话是劝告人们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做到“天人合一”,从而达到“治未病”、保健康的目的。
冬季“治未病”之关键词
藏阳气,避寒凉,神肾,养心
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动植物从生长到成熟到死亡,交替往复,如环无端。从中医角度讲,这主要是阴阳变化的结果。人们应该主动地去采取顺应自然的方法调养身心,适应四季的变化,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现在正值隆冬时节,阴气大胜而阳气潜藏,故天气寒冷,昼短夜长。人应该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早睡晚起,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吃温热的食物,远避寒凉使得人体的阳气内藏而不外散以应天地。若不知自护,则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心脏病等等。
冬季和肾脏在五行中对应的都是“水”,所以肾脏对冬季的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冬季为肾病的高发季节,有肾气虚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在冬季进补,服用各种缓补之品,如“金匮肾气丸”、“龟龄集”等,这两种中成药都是我国的传统名方。金匮肾气丸可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腰酸,畏寒肢冷等。龟龄集可以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用于肾亏阳弱,腰酸膝软,食欲不振等。进入冬季之初就开始服用,可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另外在五行理论中,心属火,肾属水,水与火达到协调平衡,人的身体才能健康,所以有“水火既济”的说法。水与火既互相对立,也互相影响,所以冬季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此时应该加强养护,如心血管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患者,在进入冬季之初,就应该及早服用药物,以温阳强心之品为主,如黄芪、花旗参、肉桂,必要时可加附子干姜等大温大热之品,若能及早防护则可降低此类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做到“治未病”。
冬季食补推介
补肾复元汤
原料淮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核桃仁2个,瘦羊肉500克,羊脊骨1具,粳米100克,葱白3根,生姜、花椒、料酒、胡椒粉、八角、食盐各适量。
做法
(1)将羊脊骨剁成数节,用清水洗净。羊肉洗净后,氽去血水,再洗净,切成5厘米厚的条块。将淮山药、肉苁蓉、菟丝子、核桃仁用纱布袋装好扎紧。生姜拍破。葱切段。
(2)将中药及食物同时放入砂锅内,注清水适量,武火烧沸,打去浮沫。再放入花椒八角、料酒,移文火继续煮,炖至肉粑烂,出锅装碗,加胡椒粉、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说明温补肾阳。淮山有补脾肺肾的作用,可以补益肾精。肉苁蓉可以补肾阳、益精血。菟丝子滋补肝肾,核桃仁可以补肾、温肺、润肠。羊肉、羊脊骨温补气血,葱白、生姜、花椒等都具有温暖强壮调味的作用,粳米则可以补脾胃,养五脏。
适宜人群适用于肾阳不足、肾精亏损之人,表现为耳鸣眼花、腰膝无力等。
人参三七炖鸡
原料生晒参10克,三七5克,鸡肉100克
做法共放炖盅内隔水炖1个半小时。食鸡、饮汤。
功效说明养心活血。生晒参由鲜人参加工而成,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三七也是人参属植物,可以止血化瘀,有改善心肌供血作用。鸡肉营养丰富,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等诸多功效。
适宜人群适用于心气不足的人,表现为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易出汗,舌淡红胖,苔薄,脉虚细缓等。有冠心病,或者高血脂、心肌缺血症状者适用。
四味饮
原料山楂60克、荷叶30克、薏苡仁50克、葱白30克。
做法煎汁服食。
功效说明和中祛痰,宣痹通阳。山楂可以化痰行气、活血散瘀、开胃消食。荷叶有升发清阳的作用。薏苡仁主要起健脾祛湿助运化的作用,葱白可以通达阳气。人体气机调畅,脾胃功能运转良好,则水分、血流循环通畅,痰浊、瘀血也自然会逐步消除。
适宜人群适用于痰多内阻之人。表现为心胸发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粘,舌苔浊腻,脉滑。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