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病理学认为,肾小球疾病机制中有两大主要因素,即自身免疫反应和血凝障碍,特别是血液高凝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几乎见于所有类型的肾脏病,特别在尿毒症和肾病综合征中表现尤为突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凝血机制的紊乱,如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压积上升、血小板聚集等都对肾脏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影响。多数肾炎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大分子物质含量增高的原因,血液流变常呈“四高”(即高度浓稠性、高度黏滞性、高度聚集性和高度凝固性),使循环动力异常和血脂增高,促使凝血、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凝血活性增高、抗凝活性降低等都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血小板在正常血液循环中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小板被激活时,它可以释放出多种分子标志,如血栓素、血小板第ⅳ因子、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等〔2〕。而血浆gmp140是目前所知最能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指标,它是血小板激活时释放的众多血小板表面标志之一〔3〕。有学者研究发现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患者其血浆gmp140的浓度均增高,而且在气虚血瘀证患者尤为突出〔4〕。同时他们通过系列研究发现在肾脏病患者血浆gmp140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血瘀证的gmp140显著高于非血瘀证患者,因而血浆gmp140很可能作为早期血瘀的特异性检测指标之一。
肾脏的血液供应相当丰富,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约有1000~1200ml血液流经肾脏,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4。当血液呈现“四高”特征时,肾小球内压力增大,肾脏血液减少,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损害和促使硬化。这种血液高黏滞状态是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其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相一致,为西医使用抗凝和纤溶药物以及中医活血化瘀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客观指标。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