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主任常燕群主任医师
据家庭医生在线陈女士家的宝宝今年1岁3个月了,出生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5个多月的时候看到同龄的宝宝都会翻身了,可自己家的宝宝还不会,甚至趴着的时候整个头都耷拉下去,怎么逗都抬不起头来,可看到宝宝其他方面好像也没什么不妥,想着再大点宝宝应该自然就会翻身了,可一直等到9个多月的时候宝宝还是不会翻身,不会坐,也不会爬,这可把陈女士给急坏了,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却被告知宝宝得了脑瘫。这消息对陈女士一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脑瘫?是不是宝宝以后就成了傻子、瘫子了?为什么宝宝会得脑瘫呢?这是不治之症吗?
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俗地讲,是指从怀孕到新生儿期脑部受到各种损害导致肌肉的神经控制失调,他的肌肉本身没有病变,病变在脑,所以称为脑瘫。脑瘫宝宝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视觉、听觉、感知觉、癫痫、心理行为异常等。
造成脑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病毒感染,或接触放射线,或吃了不合适宜的药物,或酗酒、吸烟等;第二,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早产、缺血、缺氧、窒息、黄疸等造成颅脑损伤。
由于近几年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建立,新生儿辅助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脑瘫比例却随之上升,此类患儿的治疗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脑瘫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人口素质问题,因此,小儿脑瘫也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脑瘫宝宝的三大表现
脑瘫宝宝治疗起步时间越早,康复的效果越好,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要错过时机,抓紧治疗。通过以下方式,您可以及早发现脑瘫宝宝的迹象:
第一,宝宝的协调障碍或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儿,程度较轻的只是手脚不灵活或比较笨拙,程度比较重的孩子表现为不会抬头,不会翻身,不会独坐,不会爬行和不会独行;
第二,宝宝姿势异常。把宝宝放在床上时可以看到宝宝呈击剑的姿势,医学上称为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的姿势,还有的宝宝会表现为睡觉时一只手举起来一只手举不起来的偏瘫姿势,还有肌张力低下的孩子可以表现为死青蛙仰着的姿势,这是颈紧张反射和原始反射没有消失所致。当活动的时候,宝宝呈足尖交叉的芭蕾舞脚的共济失调姿势。
第三,有的孩子会表现为进食很缓慢、吞咽困难、情绪不良等;
如果发现宝宝有上面几种可能,并在围产期有过缺血缺氧、早产等情况,则应该尽早带去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在宝宝出生后6个月以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这样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并且可以防止肌腱萎缩和关节畸形等并发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小儿脑性瘫痪≠傻子、瘫子
由于有些家长受到文化水平和医学知识的限制,并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脑瘫患儿是怪胎,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一旦得了脑瘫,就等于判了死刑,以后也只能成为傻子瘫子,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随着现代康复手段的不断进步,脑瘫患儿经过持续不断的、全面的综合性康复,也是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完全融入社会,回归社会的。
小儿脑瘫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
有些家长对小儿脑瘫的诊治认识不够,认为只要通过吃药、打针就可以治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目前小儿脑瘫采取综合康复治疗,运动功能训练是小儿脑瘫康复的核心,即以运动疗法和运动功能训练为主。治疗师会根据患儿的情况制定系统的训练方案,但在治疗时间外也还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让患儿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同时,并辅以饮食指导和药物指导,坚持系统规范的治疗。
积极心态战胜病魔
在患儿被诊断为脑瘫初期,家长往往表现得紧张、焦虑,因害怕别人问起孩子的情况,于是总让孩子呆在家里,很少让他到公共场所,也不让他与其他正常的同龄儿童交流,使患儿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造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与社会脱轨。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小儿脑瘫的治疗因不像其他急性病一样在短时间内能很快痊愈,患儿家长要长期面对一个不正常的孩子时,更加陷入了抑郁情绪中,甚至对患儿的治疗缺乏了信心,想放弃对患儿的治疗,家长的这种消极心态也影响了患儿,使患儿产生了自卑心理和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应该接受事实,从各方面给患儿幸福感和家庭的温暖感,从脑瘫患儿小时候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歧视,不过分照顾,经常鼓励患儿,让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