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吃、猛补
产妇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体内的各种营养素的储备都有消耗,因此尽快补充足够的营养素以恢复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然而,产妇的消化功能在产后1~2周才能逐渐恢复正常。产褥早期胃肠肌张力仍较低,肠蠕动减弱,产妇食欲欠佳。这时若大量进食过于肥腻的食物,骤然进补,反而使脾胃难以接受,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所以产褥早期建议少食多餐,以清淡、高蛋白质的饮食为宜,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以后根据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身体的需要情况,适量增加进食进补。产后进食进补过量容易导致肥胖,同时营养太丰富,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过多,婴儿也容易造成肥胖。
2、忌口
中医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人类饮食丰富全面,不偏食,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然而有些地区的风俗中,产妇忌口甚多,以致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都会出现产妇及婴儿营养不良的情况。事实上,产妇产后饮食不必盲目忌口,只要坚持均衡饮食,保证食品的卫生新鲜,再适当结合产妇的个人口味,尽量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温燥食品即可。
3、门窗紧闭、包头防风
产妇由于过度疲劳或乳房充血影响血液和淋巴回流,乳汁不能顺畅排出,可能出现产后3~4天的发热,一般不超过38℃,同时孕期潴留在体内的水分通过皮肤排泄,产妇往往感觉出汗多,这些都是产后生理现象。然而有些产妇以为这是病态,认为是吹风受凉所致,于是按照传统风俗,不论春夏秋冬总是门窗紧闭、棉衣厚被。
门窗紧闭会使居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细菌大量滋生,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尤其是夏天,产妇容易中暑,婴儿也可能因环境温度过高出现脱水。
4、晚下床
产后休息是第一重要的调养。然而产后休息并不等同于卧床睡觉。早下床,有利于子宫的复原和恶露的排出,从而减少生殖道感染机会。早下床还可促进膀胱、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顺产产妇在产后6小时就可以坐起,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会阴侧切或剖宫产产妇,可适当推迟下床时间。
5、不下水
我国产妇在月子里有不洗头、不洗澡、不下水的传统习俗,这些和以前生活条件水平较低有关。以前人们不能自主控制室内温度,害怕因洗头、洗澡或下水而受凉生病;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在不受凉生病的前提下,产妇应积极保持身体清洁。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量出汗,产后小便较多,乳房胀还要淌奶水,恶露污染外阴和肛门周围。若不适时洗头、洗澡,将影响自己和婴儿的身体健康。
6、晚开奶
医学上认为,婴儿出生后应立即吃母乳。因为初乳中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多种免疫物质、矿物质、维生素和酶外,还含有大量抗体,是婴儿的最佳天然食物。此外,婴儿吸吮乳头,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内分泌调节,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
7、不刷牙
产妇在休养的过程中,进餐次数增多,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的机会增多,加上产妇通常进食的都是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因此产妇比一般人更应该注意口腔卫生。建议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