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青睐年轻女性〗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紧张情况肠胃就不舒服,甚至一趟一趟跑厕所。其实,不是肠胃出了问题,而是心理原因在作祟。治疗这类疾病有时还要请心理医师来帮忙。典型病例王女士,因为3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钝痛,食欲不好,伴有乏力、低热,偶尔夜间盗汗。自发病以来精神差,体重下降10公斤,不能正常工作。她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先后到几家求医,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今年2月21日到消化科住院治疗,经过全面综合检查和分析,确诊王女士患的是功能性胃肠病。经过一个周期的对症、抗焦虑及心理综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肠易激综合征是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疾病中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后的一组由不同的慢性或再发性胃肠症状组合而成的,不能以结构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症状群。在发病因素方面,强调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但并非功能性胃肠疾病定义所必需,也非诊断之必备条件。根据解剖部位不同将功能性胃肠疾病按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肠和直肠肛门疾分为五大类,共有26种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疾病中的一种。消化内科梁丕霞介绍,在过去的二十年,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在胃肠领域中功能性胃肠病在全球均受到关注。
■18至30岁是肠易激综合征高发人群梁丕霞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例重点介绍了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肠易激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8%至5.6%,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达到10.1%。18至30岁是高发病人群,目前认为与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有关,50岁以上发病率减少。其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学生、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高于工人、农民。城市患者明显多于农村。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的患者为34.3%,因为肠易激综合征主动就医者不足25%。
■精神紧张易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症候群,以腹痛(或不适)、排便频率改变(腹泻与便秘)、粪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稀水便或硬便)为主要症状。如果患者12个月内有12个星期伴有腹部不适或疼痛,以及伴有排便后缓解、排便次数改变、大便硬度改变这三项其中的两项,排除器质性疾病即可明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肠道运动功能的异常、肠道感觉功能障碍、脊髓神经信息处理过程变化、炎症、肠顺应性损伤、5-羟色胺的作用等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症状。对于该病的诊断切忌盲人摸象,一定要综合、全面辨证地分析病情。
■请心理医师共同参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关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第一,要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患者分析可能发生疾病的因素,逐步解除不必要的恐惧顾虑,建立和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辅以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第二,找出患者的病因,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有针对性地治疗。第三,请心理医师共同参与制订治疗方案。第四,鼓励患者参加文体活动,劳逸结合分散注意力。第五,避免粗糙、油腻、刺激性食物。忌用冷饮,少食多餐,避免烟酒和咖啡等。第六,采用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催眠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调养,才能恢复健康的功能。
■功能性胃肠病的预防措施保持乐观的情绪,尽量让患者精神得到放松。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化。注意加强体育锻炼。要养成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梁提示学生和白领阶层要特别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学习和工作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以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此外,梁还提示,注意胃肠疾病的报警症状,如出现便血、贫血、体重明显减轻、腹痛、腹泻,伴有发热、黑便等要及时排除器质性疾病。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00068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