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健康 男性 女性
网站地图,快速导航:×
×
首页 健康 > 老人保健 > 正文

身子不懒嘴巴不馋

身子不懒嘴巴不馋

早就听说我军卫生界的老前辈、解放军总医院原李其华是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不仅医疗技术精堪、书法造诣深厚,而且有一套独特的养生之道。

日前,笔者在北京总后干休所拜访了这位90高龄的老红军战士。李老红光满面,鹤发童颜,腰板硬朗。举手投足仍有当年征战沙场的风采。

笔者请教李老,为何身体这么好,有何长寿秘诀?李老说,我的养生体会八个字身子不懒,嘴巴不馋。具体说有4条脑子要用,身体要动,心胸要宽,饮食要控。

脑子要用。“脑怕不用,身怕不动”,“机器不转要生锈,脑子不用变迟钝”。这是李老常说的一句话。医学理论认为,60岁以上的老人,脑细胞开始退化,细胞功能逐步减弱,如果用脑少,反应能力就会越来越差,甚至会形成痴呆。反之,勤用脑,可以激活脑细胞。离休后,李老坚持手脑并用,与在职时一样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心军队的建设。坚持每天读书看报。

李老订阅了《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参考消息》、《检察日报》、《北京晚报》等多种报刊,天天收听收看新闻联播。

李老一离休就参加了后勤学院的书法学习班,勤学苦练,笔耕不辍,钟情于篆、楷书体。20多年来,他创作了上千幅书法作品,参加了军内外10多次书画展,2003年还与另外两位老红军办了书画联展。

他的作品也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老年报》、《中老年保健》等全国20多种报刊。这项活动既动脑又动手,怡情养性。

1997年,为了纪念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献身的先烈,为了记住那些不能忘怀的光辉战例和英勇业绩,也为了给后代留下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料,李老开始撰写革命回忆录。

他反复核实以往收集积累的素材,并到总后机关和有关图书馆查阅资料。经过5年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一部20万字的革命回忆录《难忘的岁月》付梓出版。现如今,他的记忆力和年轻时相差无几,思维依然敏捷。

身体要动。李老离休后享受副兵团职待遇,家里有司机和公务员。但他却什么家务事都干,自己打扫卧室,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这是战争年代就养成的习惯。老伴患有神经性头痛,有时连老伴的衣服他也帮着洗。

每年春天,他还在院子里种小白菜、西红柿、南瓜、丝瓜、豆角等,这些绿色食品既新鲜,又有营养。他10多年前种下的小树,现已绿树成荫。

几十年来,李老始终牢记“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活动活动,浑身轻松。运动运动,疾病难碰”等格言,每天清晨坚持在干休所大院的操场和林荫大道上骑自行车,呼吸新鲜空气。平时上街买菜或去邮局寄信也骑自行车。这样,既活动了机体,又强健了筋骨。

心胸要宽。老年人血黏度增大、血管硬化,脑细胞脆弱。如果对有些社会现象看不惯,对子女的言行不理解,经常发火、生闷气,就会影响到血压与心脏功能,形成头痛、心绞痛,严重的会造成心脏停搏、脑血栓、脑出血等。为此,老年人要乐观,遇事要不急不躁,保持平和的心态。

俗话说“心里痛快百病消”、“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李老和老伴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凡事都想得开,多年来养成了乐观主义精神。老两口经常逗乐,也常与孙辈同乐。老年人最好每天能有8~10次大笑。笑,能使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扩张,促进肌体内部活动。

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融入社会。对孙辈的事,只要不违反政策,不要过多干预,自找烦恼。对社会现象,要从大处着眼,要学会自找快乐。每逢节日,李老还与小孙女一起跳舞。

他爱唱歌,唱歌能扩张肺活量。15年前他参加了总后勤部老战士合唱团,大家经常在一起纵情歌唱革命歌曲,回忆烽火年代的戎马生活,好似回到了激情岁月的战争年代,使人热血飞腾,焕发了青春。

饮食要控。现在老年人出现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因为没有管好自己的嘴,贪吃、贪喝,大吃、大喝造成的。饮食的一般要求是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说得好“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李老的原则是,饭只吃八成饱,尤其晚上要吃稀一点的,只吃1碗稀饭,2片馒头。早晨吃牛奶、鸡蛋。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养生之道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他爱吃五谷杂粮,少吃大米、白面,因为面粉含糖量高。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多吃鱼,冬天适当吃些牛羊肉。

老年人要禁烟控酒,少量饮酒,对身体有益。李老自己用人参、枸杞、何首乌等10多种中草药泡酒,每天喝2~3钱,舒筋活血,加速血液流动。

相关内容
老年人 更多>>
为您推荐
益优网首页

© Copyright 2011 益优网
桂ICP备2020006802号-1